支語,或稱為「中國用語」,是指那些原本在中國使用的詞語傳入台灣後取代原有字詞,入侵日常生活的現象。我個人相當反感這種現象,不喜歡原有的文化主體性被取代甚至消失的現象。而且覺得支語的廣泛使用使得統戰成本更為低廉,假訊息的傳播更容易更氾濫。
支語警察
近年來,由於 TikTok 等短影音以及中國文化輸出等造成支語更大量的輸入台灣。加上脆著名的「即時對戰配對演算法」的推波助瀾,感覺上好像支語警察的數量更多了。觀察到偶爾會有誤傷友軍或是不知道誰對誰錯的情況,因此我自己的交戰守則是:
- 現實生活上:只糾正很熟的朋友的錯誤
- 網路上:原則上不交戰,畢竟不知道對方背景(可能不是台灣人)或是確實有些詞只是我的交友圈沒有使用。(除非是真的很常見公認的支語)
- 但我自己回應/說話一定會使用我認為正確的用詞
- 如果我刻意要用支語,會刻意加重語氣或是刻意用捲舌口音強調
在台灣反而支語入侵更快
我有時候覺得我人住在國外,反而對於支語比較敏感,接觸上也比較少。記得有一次回去的時候跟親戚的小孩去湯姆熊玩,沒想到裡面一大堆的機台都是簡體中文,自然也是大剌剌的使用支語,小孩也就跟著學。加上抖音歌曲舞蹈的加速傳播,在台灣反而接觸更多並被入侵更嚴重 …
2025/10/16: 沒想到,最近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公告要求機台必須使用正體中文,希望能夠改善這個情況!
死語復興運動
有趣的是,相對於支語的快速入侵,也有人開始故意推動「死語復興運動」意圖使我們小時候使用的「過時的流行語」重新流行起來,用來抵抗支語入侵。
死語範例:「好ㄅㄧㄤˋ」、「很ㄎㄧㄤˉ」…
支語對照表
下面是我自己個人認定的支語以及對應的台灣說法對照表,希望能對減少支語的使用盡到一點幫助。
| 支語 | 台灣用語 |
|---|---|
| 編程 | 程式(設計) |
| 程序員 | 程式設計師 / 工程師 |
| (短)視頻 | (短)影片 |
| 質量 | 品質 |
| 優化 | 最佳化1 / 改善 |
| 軟件 / 硬件 | 軟體 / 硬體 |
| 打印機 | 印表機 |
| 大概率 | 很有可能2 |
| 高端 | 高階 / 高級 |
| 反饋 | 回饋 |
| 崩潰 / 死機 | 當機 |
| 估計 | 大概 |
| 水平 | 水準 |
| 屏幕 | 螢幕 |
| 智能 | 智慧 |
| 高清 | HD3 / 高解析度 |
| 默認 | 預設 |
| 一次性 | 拋棄式 |
| 預製菜 | 調理包 |